糖茄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mǎo ]

读音:mǎo

拼音:mao

简繁:卯

五笔:QTBH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QTBH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HHSL

结构:左右

郑码:RHMY

四角:77720

区位:3514

统一码:536F

异体字:夘,戼,邜,?,?,?,?,?

英汉互译:4th terrestrial branch,period from 5-7 a.m.

笔顺:撇、竖提、撇、横折钩、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0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起源

卯姓主要源自:姬姓。

卯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公旦的第三子茆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从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史料记载来看,茆、卯二氏为同宗,该支卯氏出自茆氏。茆氏,得姓始祖为茆叔,是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子,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茆氏,后有简笔为卯氏者,称卯氏。“茆”字本义,就是一种叶片圆肥的水生草本,俗称荇菜、水荷叶、凫葵、小睡莲等,可食,亦可入药,药性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大概茆叔幼小时圆胖可爱,又喜嬉水,因名“茆”,即姬茆,“叔”为排行老三之谓。

今山东省定陶、巢县、单县,以及河南省的民权县等地的卯氏族人,据传皆为茆叔之后裔,姓氏读音作máo(ㄇㄠˊ)。姬姓卯氏族人大多尊奉茆叔为得姓始祖。

卯姓起源二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回回将领石纳,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卯氏回族,原为西北回回石姓,明初随军迁居威宁。据威宁卯家沟《卯氏碑序》:“始祖石纳,原系东方鞑靼回,明倡义起兵,率众归……”卯氏后人传说,在先祖时期,因皇帝赐晏,封为卯氏。卯氏在定居威宁后,变教为汉族,是威宁和滇东北地区的大姓之一。根据《威宁县郊草海边卯家沟先祖石纳将军墓碑》记载:“吾祖原姓石,于明朝洪武十四年间(公元1381年)随大将军沐英征云南,从陕西平凉府迁居到云贵高原的乌撒,吾祖立有战功被朝廷封为将军,统领乌撒卫所,并赐三卯之地(一说三箭之地)屯田戍边,洪武皇帝赐姓卯。历经六百多年繁衍生息,该支卯氏家族遍及云贵高原,至今人口近十余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纳雍县、织金县、大方县、修文县、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六枝县、镇宁县;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彝良县、会泽县、鲁甸县、永善县、镇雄县、富源县、宣威市、曲靖市;四川省金阳县、德昌县、西昌市。该支卯氏家族所在的乌撒,清朝以后改威宁府,是以彝族苗族为土著,元朝时期转入回族,故现在称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现散居云贵川的该支卯氏子孙均从威宁县迁出。根据史籍《明实录》的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农历1月,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明王朝统治西南地区时期,当地土著举行多次反叛朝廷的起义,卯氏先祖作为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曾被多次派往云贵高原周边平叛守城,故卯氏族人在征讨过程中散居于云贵高原各地。”

该支卯氏原为回族石氏,出身元末明初的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将领,后在镇守西南地区时,多次参与乌撒卫所(今贵州威宁)的镇压戍边战争,因功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卯”,因以改姓为卯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mǎo(ㄇㄠˇ)。

卯姓起源三

源于轩辕氏,出自陆终第五子晏安的封地邾,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该支卯氏源出朱氏。朱氏出邑名,源于陆终第五子晏安封于邾,食采于曹;经二十四世传至曹侠,周武王姬发封功臣曹侠于邾子国;至四十四世,仪父仕齐桓公有功,被进爵为子爵,始平王为邾国之君;传至五十四世春秋时,朱茅荑鸿被楚国所并,子孙避乱于沛国,遂将“邾”去“邑”以单字为姓氏,称朱氏。朱氏传至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后,部分皇室族人从北京逃出后,躲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落户于此。由于朱氏族人们大都能识文断字,常为邻居代写家信、春联等,因此很受邻里的尊敬。传说,有一次一位朱氏族人与邻友喝酒,酒后失言,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回家后越想越怕,怕消息传出去招来杀身之祸,便决定离开曹州。为了减小目标,族人们分开迁逃,在分离之时,正好是早晨的卯时(清晨5:00~7:00之间),于是大家共同约定,改姓为“卯”,以后遇到姓卯的,就是一家人,姓氏读音作mǎo(ㄇㄠˇ)。据说,当时曾有一部分人去云南投奔吴三桂了,其余的多数人皆迁至今山东单县蔡堂镇的卯楼。当时,大太监王承恩的母亲带着一部分朱明皇室族人来到了卯楼安居下来,因此,该支卯氏族人皆奉王承恩的母亲为卯家恩人,其逝世后被卯氏族人安葬在今山东省单县的蔡堂镇,现在每次卯氏族人祭拜先人,都要先祭拜王老夫人。当时卯氏族人在山东单县蔡堂镇也是大户人家,但却有一条严厉的家规:所有的族人皆不得考取满清功名,永不为官。

卯氏族人原来都住在卯楼,后来由于战乱、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许多人都陆续迁走了。没走了的人后来也搬迁到不远处的郝庄居住。此后的卯楼,只剩下一些破旧空房和一片枣树林。但周围诸多县市的卯氏族人一直都互有联系,包括山东的单县、定陶、安徽的临泉、江苏的铜山县、丰县,以及山西等地。该支卯氏族人尊奉朱元璋为得姓始祖。

卯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臣子于则,属于以历史事件改姓为氏。于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功大被封在于邑(今河南内乡),称为于则。于则的子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于氏。通常认为于则是于氏的始祖。于氏一族传至北宋末期著名宰相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任御史,明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升兵部左侍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秋季,在与蒙古瓦剌部也先军的决战中,明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果断拱推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景帝,稳定了朝堂。于谦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他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明英宗回朝。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农历1月中旬,明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他们怀挟私心,诬陷于谦谋反。农历1月22日卯时,于谦在京师被杀害。于谦被害当天,京城百姓哭声震天,行刑之时,乌云蔽日,可谓是天怒人怨。锦衣卫的官兵在抄查于谦的家产时,什么罪证也没查出来,只看到于谦家的房屋仅能挡住风雨,屋里空荡荡的,除了书籍之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只有一间正室的大门锁得很牢固,打开一看,里面是明景帝所赐的蟒衣、剑器等,密封得很严,从来没有动用过。锦衣卫被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不禁失声恸哭。皇太后听到于谦被处死的消息后,叹息、哀悼了好多天。事后,明英宗自己也后悔自己错杀了一位忠臣。而那些诬陷于谦的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接二连三地被明英宗以贪污或谋反罪落狱,使于谦的冤情得以天下大白。明宪宗成化二年,于谦的冤案昭雪,明宪宗在诏书中赞叹于谦道:“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诏书被天下人传诵,历史终于还忠臣以公道。于谦留下了惊世千古的名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痛感于一代“救时宰相”于谦被害的日子,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被害时刻“卯时”改姓为卯氏、或依“卯”字之古义称冒氏,以牢记“自古忠臣无好死”之警,相警累世再不为官,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mǎo(ㄇㄠˇ)。该支卯氏、冒氏族人尊奉于则、于谦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茆叔(姬茆)、于则、于谦、朱元璋、石纳。

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五十九位,多以单父、武州、威宁为郡望。

今山东省的菏泽市单县蔡堂镇郝庄、卯庄,定陶市,安徽省的临泉县,江苏省的铜山县、丰县,山西省,贵州省的毕节市翠屏村西安组、威宁县,四川省的金阳县对坪,河南省的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卯屯村、民权县,云南省的曲靖市富源县竹园乡的大假角村、彝良县、卯雄、昭通市鲁甸卯家竹林、东川市会泽县可河二道桥石嘴子尹家湾,甘肃省的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庆坪乡龚家沟村等地,均有卯氏族人分布。

单父邑:春秋时期为鲁国地邑。秦朝事情置单父县,属砀郡。西汉时期单父县属山阳郡,又别置平乐县,亦属山阳郡。东汉时期单父县改属济阴郡,平乐县省入单父县。又别置防东县,属山阳郡。西晋时期废防东县,其地入单父县。南朝宋侨置离狐县于单父县城,为北济阴郡治,废单父县。北魏时期北济阴郡暨离狐县仍治单父城。北齐时期郡、县并废。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复置单父县,属济阴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于单父县置戴州,隋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戴州。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戴州,治单父县;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戴州再废,单父县改属宋州。五代时期后唐置单州,以单父县为州治,辖单父、砀山、成武、鱼台四县。北宋时期因之。蒙古统治者进入山东初期,单州暨单父县并属济州,元宪宗二年(壬子,公元1252年)改属东平府,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复置单父县;元至元五年(戊辰,公元1268年)仍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单州、单父县属济宁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单父县入单州;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单州为单县,属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改属曹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南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更名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属曹濮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建立单县抗日民主政权,初属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后方办事处,同年7月属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以单县曹马、芳桂二区为基础设立曹芳抗日办事处,其辖区归湖西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7月与金乡县南部四区合并为金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6月单西南改建为临河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2月临河县改称单虞县,与单县同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湖西)专区。1949年8月单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同年同月设立单县城关区(县级),直属湖西专区,并为专署驻地。同年9月撤销单虞县,并入单县。1951年6月单县城关区改为单县城关镇,隶属于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改属菏泽专区。1956年3月复程县撤销,其东部划归单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菏泽市。

武州:亦称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启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一千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柱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七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五千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武都最迟在七千年前就有祖先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人。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戊子,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南齐建武四年(丁丑,公元497年),北魏武都镇、武阶郡属梁州。西魏,约南梁中大同元年(丙寅,公元546年)属南秦州。北周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改称武州(与武都郡同治今旧城山),领十一县。隋大业八年(壬申,公元612年),武都郡(治将利,即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复津、盘堤、长松、曲水、正西诸县。唐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741年)武州属陇右道;约公元820年属吐蕃。唐景福元年(壬子,公元892年)武州更名为阶州(州治仍旧城山)。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阶州为岐统之。后晋天福八年(癸卯,公元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公元924~公元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北宋政和元年(辛卯,公元1111年),阶州(州治福津,即今城关旧城山)隶属秦凤路。金皇统二年(壬戌,公元1142年),阶州属利州西路。元中统元年(约公元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州治移柳树城(今角弓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今旧城山)。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阶州属陕西巩昌府。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阶州治所由旧城山移武都砖城(即今武都区政府驻地)。清朝时期,阶州隶属甘肃。清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第一一九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是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康县,并入武都县;撤销宕昌县,将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武都县。196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同年12月从武都县内分出康县。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宕昌县。1963年3月,武都县的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宕昌县。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仍驻武都城关镇)。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威宁县:元明时期称乌撒卫(乌撒军民府治),亦称乌蒙。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始附,元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包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单父堂:以望立堂。

武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阶州堂、武都堂。

威宁堂:元以望立堂,亦称乌撒堂、乌蒙堂。

一、m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甘肃之永登,山西之太原、朔州、灵石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路史》云:“楚公族有卯氏。”

二、

卯姓分布:江西广丰,安徽淮南、云南镇雄、东川、甘肃康县、新疆呼图壁、台湾、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卯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

2、台湾土著姓。

历史名人

卯姓古代名人

卯在东明朝,(生卒年待考),阶州人。著名官吏。其人美丰仪,善谈论,志操轶群。授中城兵马左右,录请不避权贵。后迁河南府。

郡望

单父邑:春秋时期为鲁国地邑。秦朝事情置单父县,属砀郡。西汉时期单父县属山阳郡,又别置平乐县,亦属山阳郡。东汉时期单父县改属济阴郡,平乐县省入单父县。又别置防东县,属山阳郡。西晋时期废防东县,其地入单父县。南朝宋侨置离狐县于单父县城,为北济阴郡治,废单父县。北魏时期北济阴郡暨离狐县仍治单父城。北齐时期郡、县并废。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复置单父县,属济阴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于单父县置戴州,隋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戴州。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戴州,治单父县;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戴州再废,单父县改属宋州。五代时期后唐置单州,以单父县为州治,辖单父、砀山、成武、鱼台四县。北宋时期因之。蒙古统治者进入山东初期,单州暨单父县并属济州,元宪宗二年(壬子,公元1252年)改属东平府,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复置单父县;元至元五年(戊辰,公元1268年)仍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单州、单父县属济宁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单父县入单州;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单州为单县,属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改属曹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南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更名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属曹濮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建立单县抗日民主政权,初属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后方办事处,同年7月属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以单县曹马、芳桂二区为基础设立曹芳抗日办事处,其辖区归湖西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7月与金乡县南部四区合并为金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6月单西南改建为临河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2月临河县改称单虞县,与单县同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湖西)专区。1949年8月单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同年同月设立单县城关区(县级),直属湖西专区,并为专署驻地。同年9月撤销单虞县,并入单县。1951年6月单县城关区改为单县城关镇,隶属于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改属菏泽专区。1956年3月复程县撤销,其东部划归单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菏泽市。

武州:亦称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启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一千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柱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七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五千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武都最迟在七千年前就有祖先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人。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戊子,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南齐建武四年(丁丑,公元497年),北魏武都镇、武阶郡属梁州。西魏,约南梁中大同元年(丙寅,公元546年)属南秦州。北周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改称武州(与武都郡同治今旧城山),领十一县。隋大业八年(壬申,公元612年),武都郡(治将利,即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复津、盘堤、长松、曲水、正西诸县。唐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741年)武州属陇右道;约公元820年属吐蕃。唐景福元年(壬子,公元892年)武州更名为阶州(州治仍旧城山)。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阶州为岐统之。后晋天福八年(癸卯,公元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公元924~公元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北宋政和元年(辛卯,公元1111年),阶州(州治福津,即今城关旧城山)隶属秦凤路。金皇统二年(壬戌,公元1142年),阶州属利州西路。元中统元年(约公元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州治移柳树城(今角弓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今旧城山)。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阶州属陕西巩昌府。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阶州治所由旧城山移武都砖城(即今武都区政府驻地)。清朝时期,阶州隶属甘肃。清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第一一九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是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康县,并入武都县;撤销宕昌县,将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武都县。196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同年12月从武都县内分出康县。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宕昌县。1963年3月,武都县的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宕昌县。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仍驻武都城关镇)。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威宁县:元明时期称乌撒卫(乌撒军民府治),亦称乌蒙。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始附,元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包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单父堂:以望立堂。

武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阶州堂、武都堂。

威宁堂:元以望立堂,亦称乌撒堂、乌蒙堂。

一、m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甘肃之永登,山西之太原、朔州、灵石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路史》云:“楚公族有卯氏。”

二、

卯姓分布:江西广丰,安徽淮南、云南镇雄、东川、甘肃康县、新疆呼图壁、台湾、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卯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

2、台湾土著姓。

姓氏源流

一、m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甘肃之永登,山西之太原、朔州、灵石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路史》云:“楚公族有卯氏。”

二、

卯姓分布:江西广丰,安徽淮南、云南镇雄、东川、甘肃康县、新疆呼图壁、台湾、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卯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

2、台湾土著姓。

堂号

单父邑:春秋时期为鲁国地邑。秦朝事情置单父县,属砀郡。西汉时期单父县属山阳郡,又别置平乐县,亦属山阳郡。东汉时期单父县改属济阴郡,平乐县省入单父县。又别置防东县,属山阳郡。西晋时期废防东县,其地入单父县。南朝宋侨置离狐县于单父县城,为北济阴郡治,废单父县。北魏时期北济阴郡暨离狐县仍治单父城。北齐时期郡、县并废。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复置单父县,属济阴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于单父县置戴州,隋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戴州。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戴州,治单父县;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戴州再废,单父县改属宋州。五代时期后唐置单州,以单父县为州治,辖单父、砀山、成武、鱼台四县。北宋时期因之。蒙古统治者进入山东初期,单州暨单父县并属济州,元宪宗二年(壬子,公元1252年)改属东平府,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复置单父县;元至元五年(戊辰,公元1268年)仍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单州、单父县属济宁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单父县入单州;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单州为单县,属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改属兖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改属曹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南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更名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属曹濮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道废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建立单县抗日民主政权,初属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后方办事处,同年7月属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以单县曹马、芳桂二区为基础设立曹芳抗日办事处,其辖区归湖西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7月与金乡县南部四区合并为金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6月单西南改建为临河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湖西)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2月临河县改称单虞县,与单县同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湖西)专区。1949年8月单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同年同月设立单县城关区(县级),直属湖西专区,并为专署驻地。同年9月撤销单虞县,并入单县。1951年6月单县城关区改为单县城关镇,隶属于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1953年7月,改属菏泽专区。1956年3月复程县撤销,其东部划归单县。1958年12月属济宁专区。1959年7月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6月属菏泽市。

武州:亦称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启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一千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柱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文物普查、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七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五千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武都最迟在七千年前就有祖先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夏、商时期武都属氐人居住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羌氐民族。先秦已有道(县)级建置。秦代属白马氐族人。西汉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所辖。东汉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属蜀汉益州武都郡辖地。西晋,属秦州武都郡统之。东晋、十六国,武都郡先属仇池国,后由前秦政权统治。南北朝(戊子,公元448年)北魏置武都镇(掌控一方军事,镇治石门,即今城关旧城山),辖武阶郡(郡治翫当,即今大安庙附近)、修城郡等数郡。约南齐建武四年(丁丑,公元497年),北魏武都镇、武阶郡属梁州。西魏,约南梁中大同元年(丙寅,公元546年)属南秦州。北周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改称武州(与武都郡同治今旧城山),领十一县。隋大业八年(壬申,公元612年),武都郡(治将利,即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复津、盘堤、长松、曲水、正西诸县。唐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741年)武州属陇右道;约公元820年属吐蕃。唐景福元年(壬子,公元892年)武州更名为阶州(州治仍旧城山)。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阶州为岐统之。后晋天福八年(癸卯,公元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公元924~公元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北宋政和元年(辛卯,公元1111年),阶州(州治福津,即今城关旧城山)隶属秦凤路。金皇统二年(壬戌,公元1142年),阶州属利州西路。元中统元年(约公元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州治移柳树城(今角弓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今旧城山)。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阶州属陕西巩昌府。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阶州治所由旧城山移武都砖城(即今武都区政府驻地)。清朝时期,阶州隶属甘肃。清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2月,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4月改为康县。武都属甘肃省八区专员公署管辖(区专署驻地仍设在武都城关镇)。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第一一九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是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康县,并入武都县;撤销宕昌县,将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武都县。196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同年12月从武都县内分出康县。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宕昌县。1963年3月,武都县的沙湾、新寨等人民公社划归宕昌县。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仍驻武都城关镇)。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威宁县:元明时期称乌撒卫(乌撒军民府治),亦称乌蒙。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始附,元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包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单父堂:以望立堂。

武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阶州堂、武都堂。

威宁堂:元以望立堂,亦称乌撒堂、乌蒙堂。

一、m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甘肃之永登,山西之太原、朔州、灵石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路史》云:“楚公族有卯氏。”

二、

卯姓分布:江西广丰,安徽淮南、云南镇雄、东川、甘肃康县、新疆呼图壁、台湾、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卯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

2、台湾土著姓。

[ 卯 ]的同部首字 - [ 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