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茄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xín,tán,chán ]

读音:xín,tán,chán

拼音:xin,tan,chan

简繁:鐔

五笔:QSJH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QSJH

笔画:17画

吉凶:吉

仓颉:OPMWJ

结构:左右

郑码:PFKE

四角:81746

区位:7966

统一码:9561

异体字:鐔,?

英汉互译:dagger,small sword

笔顺:撇、横、横、横、竖提、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7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522266.xyz

起源

镡姓主要源自:姬姓。

镡姓镡姓起源一

在史籍《后汉书》中记载的这段与巴人起源有关的历史,实际上出自战国时期成册的史书《世本》。而在古籍《世本》中记载的先秦时期各地贵族的谱系,则又有更早的历史文献和口碑渊源。据此,镡氏一族起源于古巴国镡地(牂牁郡镡封县,今今云南文山州,一说重庆嘉陵江镡家坝,一说云南昭通镇雄,待考)。镡氏族人后来分为三支:一支读音为tán(ㄊㄢˊ),则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定,先分布在今重庆一带,后分迁到今山东地区,目前人数最多的一直;一支读音为chán(ㄔㄢˊ),为古巴人的原读音,分布在今云南、四川、黑龙江一带。人数次之;第三支读音为shàn,为逃避战火和灭族之灾,躲避在甘肃成县镡坝一带,后有一支迁徙至甘肃康县两河(靠近陕西略阳)一带。这三支镡姓氏族实则同属一族,且目前tán、chán、shàn三支加起来人数也极少。

据说,古巴国镡地原为巴国人制剑之处所,还盛产井盐。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镡地皆以制作、磨砺青铜剑扬名。

镡姓镡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昭公的后裔公坚氏族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坚氏,源出春秋时期鲁昭公姬稠(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之后。周敬王姬丐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由于鲁国贵族季孙氏家族霸持朝政,王室地位受到压制,鲁昭公为了维护王室权威,遂伐季孙氏,但大败。之后鲁昭公逃到了齐国,一直到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鲁昭公逝世,终年五十一岁,由其儿子姬宋即位,是为鲁定公。鲁昭公的后裔子孙多称“公某氏”,公坚氏即其中之一,因居坚邑(今湖南郴州)而氏。后公坚氏族人中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坚氏者,世代相传,以颖川为郡望。到了汉朝时期,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坚氏族人,一个叫坚庐,是西汉时期燕赵之地(今河北)的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汉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范生联合举行起义;另一个叫坚镡,是东汉初期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坚镡,公元?~50年待考,字子伋,颍川襄城人(今河南禹州),初为郡县吏。东汉光武帝刘秀征讨河北时,有人推荐坚镡,汉光武帝以其吏能,署主簿,后又拜偏将军,跟从东汉光武帝平定河北,再击破大枪于卢奴,功拜镡扬化将军,封濦强侯。后坚镡晋升扬化将军,与诸将合攻洛阳,当时朱鲔属下别将守东城者为反间,私约坚镡在早晨开上东门。坚镡与建义大将军朱祐乘凌晨而入,与朱鲔大战于武库下,杀伤甚众,直至太阳高升乃罢,朱鲔由是遂降。再攻内黄,平之。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坚镡与右将军万脩徇南阳诸县,而堵乡人董䜣反宛城,还抓获了南阳太守刘驎。坚镡乃引军赴宛,选敢死士夜自登城,斩关而入,董䜣遂弃城走还堵乡。邓奉复反新野,攻破吴汉。当时,南阳地区的军政长官槐里侯万脩病卒,坚镡独孤绝援,南拒邓奉、北当董䜣,两面作战。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坚镡也仅食蔬菜,与士卒共劳苦。每当战事紧急,坚镡辄先当矢石,身被三创,仍以此能全其众。及至汉光武帝率大军援征南阳,击破董䜣、邓奉,以坚镡为左曹。之后,坚镡常跟从汉光武帝四处征伐。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坚镡受封合肥候。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坚镡病逝,名登南宫云台,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第二十七。坚镡的儿子叫坚鸿,长孙叫坚浮,长重孙叫坚雅,该支家族人在坚镡逝世后皆默默无闻。

在坚浮、坚雅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镡氏,世代相传至今,其族姓氏读音作shān(ㄕㄢ),与古巴国镡氏明显不同,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地区。

镡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九百八十八位,以文州、颖川为郡望。

今山东省的莱州市(掖县)、青岛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山西省的忻州市定襄县,黑龙江省的海伦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镡河乡镡坝等地,均有镡氏族人分布。

文山州:云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属古巴国,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边疆,令驰义侯率兵征讨西南夷后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辖十七县,其中十一县在今云南东南部,今文山、砚山、马关县属进桑县地,西畴、麻栗坡属都梦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东汉时期文山州仍隶牂牁郡,其中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属进乘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三国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后,将四郡改建为建宁、朱提、云南、永昌、兴古、越嶲、牂牁七郡,隶降都督。今文山州八县分别隶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今云南丘北),句町县地(今云南广南、富宁)。西晋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西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西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复置宁州,全国设十九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今文山州各县属宁州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砚山、马关),都篖县地(今云南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句町县地。东晋时期将宁州又划为士气郡,今文山州各县分属兴古郡的句町县地(广南、富宁),西安县地(西畴、麻栗坡),梁水郡的镡封县地,新丰、建安县地。自东晋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郡县设置经常改变。隋王朝统一全国后,今文山州属南宁州总管府辖。隋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总管府,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设昆州、恭州、协州,废兴古郡。今文山州属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宁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属严州、汤望州、归武州、奏龙州、英州、声州、勤州地。唐朝后期(古南诏)今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为通海都督管辖,广南、富宁属岭南西道(今云南邕州)安南都护府管辖。宋朝士气,除今广南、富宁隶属广南西路广源州(今广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广源州的左江道(今广西南宁)外,其余六县均属大理国政权范围内的最宁镇部地(今云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云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云南马关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云南马关、西畴、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设云南行省、政区为路、府、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农历5月改称广南西路宣慰司,后改为宣抚司,辖今广南、富宁。今文山县属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属矣尼迦部地,隶宁远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县隶属广西路(今广西泸西)维摩州。广南、富宁仍属广南西路宣抚司辖。文山为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为矣尼迦部,隶宁远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广南西路宣抚司改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临安路改为临安府,辖教化长官司(今云南文山、砚山)、八寨长官司(今云南马关、麻栗坡)。丘北县属广西府维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与滇南诸土司联合反清的基础上,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辖开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东安、江那、乐龙八里。原广南府辖广南、富州(富宁)。丘北仍隶属广西府维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将其部分辖地划入广南府和开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农历7月,开化府增设马白同知及文山县附郭。开化府辖逢春里(今云南文山古木乡、抑井乡)、东安里(今云南西畴及麻栗坡)、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八寨镇及河口);文山县附郭管辖开化里(今四川开化镇、攀枝花乡、追栗街乡、平坝乡及喜古乡一部)、王弄里(今云南文山老龙乡、小街乡、新街乡及屏边、金平部分地区),乐龙里(今云南文山德厚乡、红甸乡、秉烈乡、马塘乡及喜古乡、坝心乡一部)、安南里(今云南文山乐诗冲乡及蒙自老寨一带)、江那里(今云南砚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广南府添设宝宁县附郭,治所设今广南县城。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开化府设安平厅(今云南马关),辖逢春、东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县增设江那(今云南砚山)县丞管江那里。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县丞升正县,隶属广西州。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设临安开广道辖临安、开化、广南三府。同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将今马关县都龙、麻栗坡县南温河等南山地区归中国,设归仁里隶安平厅。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划归中国,属开化府安平厅归仁里辖。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设麻栗坡交涉副督办署及河口(安平厅)交涉副督办署。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开化府,文山县附郭称开化县;丘北县增设一员五槽县佐。裁撤广南府,改称广南县;富州厅改富州县;安平厅改安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复文山县名,麻栗坡交涉副督办公署改为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公署,直属云南省都督府。安平县改称马关县,原辖地东安里改设普兰行政公署,辖西洒、畴阳两地域,隶马关县。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广南县在维摩设县佐。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洒、畴阳由马关析置设正县名西畴县。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维摩两县佐辖地合并设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设正县名砚山县。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县改称富宁县。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屏边、丘北、广南、富宁八县隶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设于文山县城,称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对汛督办署属省辖外,辖区未变。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濒临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文山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2月,广南、西畴、马关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权;3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民主政权;4月,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宁县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县城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于西畴县西洒成立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称西畴县,治所西畴兴街;砚山县并入文山县称文山县,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辖六个县。1961年9月文山、砚山两县分设;西畴、麻栗坡县两县分设,全州仍辖八个县。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8月先后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规定,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辖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称谓至今。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颍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颍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颍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颍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

文山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鐔)ch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二、(鐔)t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亦收。或音chán,又音xín,皆以为姓。东汉有镡显;三国时蜀有镡承;明代有镡鉴。

三、(鐔)xí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汉有廷尉镡政,后汉有镡显,《蜀志》又有太常镡丞。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是镡之为姓,或音xín,或音yín,又音tán,又音chán(按:此音非讹,盖镡即铲,或以工具为氏)。宋代有镡长生,上洛太守。

四、(鐔)xú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参见“镡”(yín、chán、tán)诸条。

五、(鐔)yī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有载,其注引《郑通志·氏族略》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广汉,今四川梓潼。

六、(鐔)

镡姓起源: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参见镡(Xún)姓。

镡姓名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

七、(鐔)

镡姓分布:甘肃康县、上海、辽宁沈阳、台湾台北、新竹、河北石家庄等地均有此姓。

镡姓起源:汉置镡成县,故城在今湖南靖县西南。当以地为氏。

镡姓名人:

镡政,汉时廷尉。镡承,三国时蜀国太常卿,镡音Chán。

郡望:广汉。

历史名人

郡望

文山州:云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属古巴国,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边疆,令驰义侯率兵征讨西南夷后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辖十七县,其中十一县在今云南东南部,今文山、砚山、马关县属进桑县地,西畴、麻栗坡属都梦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东汉时期文山州仍隶牂牁郡,其中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属进乘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三国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后,将四郡改建为建宁、朱提、云南、永昌、兴古、越嶲、牂牁七郡,隶降都督。今文山州八县分别隶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今云南丘北),句町县地(今云南广南、富宁)。西晋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西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西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复置宁州,全国设十九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今文山州各县属宁州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砚山、马关),都篖县地(今云南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句町县地。东晋时期将宁州又划为士气郡,今文山州各县分属兴古郡的句町县地(广南、富宁),西安县地(西畴、麻栗坡),梁水郡的镡封县地,新丰、建安县地。自东晋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郡县设置经常改变。隋王朝统一全国后,今文山州属南宁州总管府辖。隋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总管府,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设昆州、恭州、协州,废兴古郡。今文山州属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宁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属严州、汤望州、归武州、奏龙州、英州、声州、勤州地。唐朝后期(古南诏)今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为通海都督管辖,广南、富宁属岭南西道(今云南邕州)安南都护府管辖。宋朝士气,除今广南、富宁隶属广南西路广源州(今广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广源州的左江道(今广西南宁)外,其余六县均属大理国政权范围内的最宁镇部地(今云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云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云南马关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云南马关、西畴、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设云南行省、政区为路、府、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农历5月改称广南西路宣慰司,后改为宣抚司,辖今广南、富宁。今文山县属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属矣尼迦部地,隶宁远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县隶属广西路(今广西泸西)维摩州。广南、富宁仍属广南西路宣抚司辖。文山为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为矣尼迦部,隶宁远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广南西路宣抚司改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临安路改为临安府,辖教化长官司(今云南文山、砚山)、八寨长官司(今云南马关、麻栗坡)。丘北县属广西府维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与滇南诸土司联合反清的基础上,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辖开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东安、江那、乐龙八里。原广南府辖广南、富州(富宁)。丘北仍隶属广西府维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将其部分辖地划入广南府和开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农历7月,开化府增设马白同知及文山县附郭。开化府辖逢春里(今云南文山古木乡、抑井乡)、东安里(今云南西畴及麻栗坡)、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八寨镇及河口);文山县附郭管辖开化里(今四川开化镇、攀枝花乡、追栗街乡、平坝乡及喜古乡一部)、王弄里(今云南文山老龙乡、小街乡、新街乡及屏边、金平部分地区),乐龙里(今云南文山德厚乡、红甸乡、秉烈乡、马塘乡及喜古乡、坝心乡一部)、安南里(今云南文山乐诗冲乡及蒙自老寨一带)、江那里(今云南砚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广南府添设宝宁县附郭,治所设今广南县城。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开化府设安平厅(今云南马关),辖逢春、东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县增设江那(今云南砚山)县丞管江那里。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县丞升正县,隶属广西州。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设临安开广道辖临安、开化、广南三府。同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将今马关县都龙、麻栗坡县南温河等南山地区归中国,设归仁里隶安平厅。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划归中国,属开化府安平厅归仁里辖。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设麻栗坡交涉副督办署及河口(安平厅)交涉副督办署。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开化府,文山县附郭称开化县;丘北县增设一员五槽县佐。裁撤广南府,改称广南县;富州厅改富州县;安平厅改安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复文山县名,麻栗坡交涉副督办公署改为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公署,直属云南省都督府。安平县改称马关县,原辖地东安里改设普兰行政公署,辖西洒、畴阳两地域,隶马关县。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广南县在维摩设县佐。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洒、畴阳由马关析置设正县名西畴县。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维摩两县佐辖地合并设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设正县名砚山县。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县改称富宁县。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屏边、丘北、广南、富宁八县隶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设于文山县城,称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对汛督办署属省辖外,辖区未变。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濒临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文山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2月,广南、西畴、马关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权;3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民主政权;4月,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宁县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县城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于西畴县西洒成立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称西畴县,治所西畴兴街;砚山县并入文山县称文山县,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辖六个县。1961年9月文山、砚山两县分设;西畴、麻栗坡县两县分设,全州仍辖八个县。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8月先后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规定,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辖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称谓至今。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颍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颍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颍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颍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

文山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鐔)ch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二、(鐔)t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亦收。或音chán,又音xín,皆以为姓。东汉有镡显;三国时蜀有镡承;明代有镡鉴。

三、(鐔)xí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汉有廷尉镡政,后汉有镡显,《蜀志》又有太常镡丞。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是镡之为姓,或音xín,或音yín,又音tán,又音chán(按:此音非讹,盖镡即铲,或以工具为氏)。宋代有镡长生,上洛太守。

四、(鐔)xú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参见“镡”(yín、chán、tán)诸条。

五、(鐔)yī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有载,其注引《郑通志·氏族略》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广汉,今四川梓潼。

六、(鐔)

镡姓起源: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参见镡(Xún)姓。

镡姓名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

七、(鐔)

镡姓分布:甘肃康县、上海、辽宁沈阳、台湾台北、新竹、河北石家庄等地均有此姓。

镡姓起源:汉置镡成县,故城在今湖南靖县西南。当以地为氏。

镡姓名人:

镡政,汉时廷尉。镡承,三国时蜀国太常卿,镡音Chán。

郡望:广汉。

姓氏源流

一、(鐔)ch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二、(鐔)t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亦收。或音chán,又音xín,皆以为姓。东汉有镡显;三国时蜀有镡承;明代有镡鉴。

三、(鐔)xí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汉有廷尉镡政,后汉有镡显,《蜀志》又有太常镡丞。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是镡之为姓,或音xín,或音yín,又音tán,又音chán(按:此音非讹,盖镡即铲,或以工具为氏)。宋代有镡长生,上洛太守。

四、(鐔)xú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参见“镡”(yín、chán、tán)诸条。

五、(鐔)yī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有载,其注引《郑通志·氏族略》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广汉,今四川梓潼。

六、(鐔)

镡姓起源: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参见镡(Xún)姓。

镡姓名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

七、(鐔)

镡姓分布:甘肃康县、上海、辽宁沈阳、台湾台北、新竹、河北石家庄等地均有此姓。

镡姓起源:汉置镡成县,故城在今湖南靖县西南。当以地为氏。

镡姓名人:

镡政,汉时廷尉。镡承,三国时蜀国太常卿,镡音Chán。

郡望:广汉。

堂号

文山州:云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属古巴国,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边疆,令驰义侯率兵征讨西南夷后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辖十七县,其中十一县在今云南东南部,今文山、砚山、马关县属进桑县地,西畴、麻栗坡属都梦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东汉时期文山州仍隶牂牁郡,其中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属进乘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三国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后,将四郡改建为建宁、朱提、云南、永昌、兴古、越嶲、牂牁七郡,隶降都督。今文山州八县分别隶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今云南丘北),句町县地(今云南广南、富宁)。西晋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西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西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复置宁州,全国设十九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今文山州各县属宁州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砚山、马关),都篖县地(今云南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句町县地。东晋时期将宁州又划为士气郡,今文山州各县分属兴古郡的句町县地(广南、富宁),西安县地(西畴、麻栗坡),梁水郡的镡封县地,新丰、建安县地。自东晋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郡县设置经常改变。隋王朝统一全国后,今文山州属南宁州总管府辖。隋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总管府,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设昆州、恭州、协州,废兴古郡。今文山州属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宁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属严州、汤望州、归武州、奏龙州、英州、声州、勤州地。唐朝后期(古南诏)今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为通海都督管辖,广南、富宁属岭南西道(今云南邕州)安南都护府管辖。宋朝士气,除今广南、富宁隶属广南西路广源州(今广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广源州的左江道(今广西南宁)外,其余六县均属大理国政权范围内的最宁镇部地(今云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云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云南马关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云南马关、西畴、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设云南行省、政区为路、府、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农历5月改称广南西路宣慰司,后改为宣抚司,辖今广南、富宁。今文山县属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属矣尼迦部地,隶宁远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县隶属广西路(今广西泸西)维摩州。广南、富宁仍属广南西路宣抚司辖。文山为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为矣尼迦部,隶宁远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广南西路宣抚司改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临安路改为临安府,辖教化长官司(今云南文山、砚山)、八寨长官司(今云南马关、麻栗坡)。丘北县属广西府维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与滇南诸土司联合反清的基础上,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辖开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东安、江那、乐龙八里。原广南府辖广南、富州(富宁)。丘北仍隶属广西府维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将其部分辖地划入广南府和开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农历7月,开化府增设马白同知及文山县附郭。开化府辖逢春里(今云南文山古木乡、抑井乡)、东安里(今云南西畴及麻栗坡)、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八寨镇及河口);文山县附郭管辖开化里(今四川开化镇、攀枝花乡、追栗街乡、平坝乡及喜古乡一部)、王弄里(今云南文山老龙乡、小街乡、新街乡及屏边、金平部分地区),乐龙里(今云南文山德厚乡、红甸乡、秉烈乡、马塘乡及喜古乡、坝心乡一部)、安南里(今云南文山乐诗冲乡及蒙自老寨一带)、江那里(今云南砚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广南府添设宝宁县附郭,治所设今广南县城。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开化府设安平厅(今云南马关),辖逢春、东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县增设江那(今云南砚山)县丞管江那里。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县丞升正县,隶属广西州。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设临安开广道辖临安、开化、广南三府。同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将今马关县都龙、麻栗坡县南温河等南山地区归中国,设归仁里隶安平厅。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划归中国,属开化府安平厅归仁里辖。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设麻栗坡交涉副督办署及河口(安平厅)交涉副督办署。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开化府,文山县附郭称开化县;丘北县增设一员五槽县佐。裁撤广南府,改称广南县;富州厅改富州县;安平厅改安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复文山县名,麻栗坡交涉副督办公署改为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公署,直属云南省都督府。安平县改称马关县,原辖地东安里改设普兰行政公署,辖西洒、畴阳两地域,隶马关县。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广南县在维摩设县佐。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洒、畴阳由马关析置设正县名西畴县。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维摩两县佐辖地合并设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设正县名砚山县。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县改称富宁县。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屏边、丘北、广南、富宁八县隶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设于文山县城,称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对汛督办署属省辖外,辖区未变。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濒临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文山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2月,广南、西畴、马关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权;3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民主政权;4月,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宁县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县城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于西畴县西洒成立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称西畴县,治所西畴兴街;砚山县并入文山县称文山县,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辖六个县。1961年9月文山、砚山两县分设;西畴、麻栗坡县两县分设,全州仍辖八个县。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8月先后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规定,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辖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称谓至今。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颍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颍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颍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颍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

文山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鐔)ch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徽县,山西之太原、朔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平声部。明代有镡鉴,太平知府。

二、(鐔)t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亦收。或音chán,又音xín,皆以为姓。东汉有镡显;三国时蜀有镡承;明代有镡鉴。

三、(鐔)xí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汉有廷尉镡政,后汉有镡显,《蜀志》又有太常镡丞。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是镡之为姓,或音xín,或音yín,又音tán,又音chán(按:此音非讹,盖镡即铲,或以工具为氏)。宋代有镡长生,上洛太守。

四、(鐔)xú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参见“镡”(yín、chán、tán)诸条。

五、(鐔)yī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有载,其注引《郑通志·氏族略》云:“音‘寻’,又音‘淫’。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广汉,今四川梓潼。

六、(鐔)

镡姓起源:镡氏有Tán、Xún二音,见《正字通》。参见镡(Xún)姓。

镡姓名人:

镡显,汉时豫州刺史。镡鉴,明时威县人,宣德己酉举人,任广西太平府知府,见《正字通》。

七、(鐔)

镡姓分布:甘肃康县、上海、辽宁沈阳、台湾台北、新竹、河北石家庄等地均有此姓。

镡姓起源:汉置镡成县,故城在今湖南靖县西南。当以地为氏。

镡姓名人:

镡政,汉时廷尉。镡承,三国时蜀国太常卿,镡音Chán。

郡望:广汉。

[ 镡 ]字的同音字 - [ xin,tan,chan ]